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提高和增强创新能力
栏目:国家方针政策     发布人: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1-12-2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抓住时机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原始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别人的原始创新成果,使自已的创新能力借势成长。三者不可偏废。

1、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从历史的角度看,当然与文化传统、工业基础及经济水平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特别是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举世闻名,对人类创新的贡献也举世瞩目。但由于建社会及外侵战乱等历史原因和创新管理的问题使我国的创新文化建设落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创新的价值取向,创新物质环境、创新英雄的涌现、创新成果与美、日等比较都还存在差距。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创新文化提供的丰富财富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创新的制度有待完善,人们创新潜力和个性还有待开发,创新的管理有待强化,还应从创新的政策、体制、人文精神、物质环境、服务支持体系等方面培育使创新精神、创新行为、创新成果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的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创新主体的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动力,健全的心理素质作支撑,科学的思维方法作武器,合理的知识结构作储备,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保障,才有可能在原始性创新中有所作为。然而,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教育下的应试教育模式,恰恰在这很关键的诸多方面欠账太多,可以说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深远,至今尚还未完全消除。

如果说传统教育体制作为外部环境对原始性创新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那么,传统计划体制和科研体制对原始性创新的影响,则主要是体现在人才使用方面。众所周知,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牺牲效率的代价来换取社会公平的,忽视了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所幸的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科研体制和教育体制都已做了一些重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善了我国原始性创新的外部环境。

2、走集成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集成创新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强调灵活性,重视质量和产品多样化。

  现代企业集成创新以提高企业持续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创新过程与创新资源创造性地集成与协同。虽然集成创新的概念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但无论何种表述都一致认为,集成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集成创新的目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在主动寻求最佳匹配要素的优化组合中产生“1+1>2的集成效应。

  作为现代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将技术集成发挥到了极致。由跨国公司垄断的IC装备业堪称装备制造业的“珠穆朗玛峰”,其产品融合了基础科学与信息、真空、精密加工、自动控制等50多个学科的高新技术,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共同发展、现代科技成果集成的集中表现。其中,被ASML、尼康、佳能等三家跨国公司所垄断的0.18微米光刻机,是IC装备中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设备之一,涉及专利1300多项,制造图纸可以装一列火车,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称得上是现代技术集成的典型例子。

  走集成创新的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我国企业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发展路径选择上,应当站在人类优秀文明的基石上,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依靠国内、国外两个技术源头,将技术学习模式、嵌入式发展模式和独立的R&D模式三种方式结合起来,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大力整合现有技术,由以单一技术突破为主向单一技术突破与多项技术集成相结合转变,加速集成创新。要根据市场需求,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和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以重大产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实现有特色的技术集成和二次创新,努力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通过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增加了技术积累,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是,一些企业往往只重视引进技术,不注意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结果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果仅仅满足于引进技术,忽视通过引进技术培育和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就会永远落在别人的后面。

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把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作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出发点,努力形成通过引进技术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机制。

信息来源:
相关文件:
湖北省信息学会 地址:武昌洪山路2号湖北科教大厦D座11楼     邮编:430071
电话(传真):027-87837216,87717710